《盛夏》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说到FIRST影展闭幕影片的选择,似乎历来都有一套可以捉摸的脉络,是导演处女作,或是前三部作品,且有电影节所推崇的创作意识。观众从开始走到结束,总会从展映脉络中,感受到一种相通的意志,电影节隐藏其中,希望被感知,又流散不定的东西。而今年,FIRST闭幕影片的选择,首先给出了一个意外,《盛夏》这部传记影片,并非导演前三部作品范畴。那我们只有潜入影片,去找寻其中的链接。
《盛夏》:大胆的影像处理,活色生香
《盛夏》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八十年代的列宁格勒,是一段只能在林莽的水洼中鼓浪的岁月,然而有黑暗需要冲破的地方就有摇滚,它随时随地都可以伴随着一声嘶吼或者一段solo而落地生根,即便在那时那刻,这格外需要勇气。听一场摇滚音乐会,只得委身于一个小剧场“乖乖地”随着节奏摇摆,就算导演不想对政治进行过多着墨,但与歌词审查的周旋等细节足以看出那个年代对个体意志的围剿。
片名《盛夏》取自Kino的一首歌
导演在影片中将这种不辨来由的迷恋强烈地释放出来,摇滚同所有的热爱一样,都是不讲道理的,你没法解释那种从骨骼深处响起的贝斯声,同样也没法声讨看似僭越伦理的爱情。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在影片中做了先锋实验色彩的处理,抛去既定的评判标准,实则是一种通过恣意的形式去释放想象力的做法。伴随着四首经典摇滚乐,覆盖在真人影像上的粉笔画让从始至终的黑白画面瞬间活色生香。
列宁格勒的《盛夏》单纯莽撞
维克多·崔本人在80年代末极为政治见解倾洒自己创作的一腔热血,但导演却选取了他一生中最平和的一段经历去描述。但凡是留名青史的人物,终究逃脱不了被一段生卒年月潦草定义的宿命,旁人只得凭借留存下来的资料妄加揣测。影片中,看似最不起眼的生命阶段取样,那些在逼仄的公寓里哼唱一段旋律、临摹一张封面,或在朋友家客厅偷偷开一场小型音乐会的平凡瞬间,让Mike和Victor更加有血有肉地傲立在摇滚史上。导演无意评判历史的定论,而是专注人物和故事本身,回归小礼堂,回归真实、炽热、无畏的目光,回归每一个人对于摇滚与盛夏最私密的情绪。
在影片中的那个夏天,生活仿佛被拉长,情绪来不及解说。其中的人们不在乎这是朋克、蓝调还是英伦摇滚,不在乎这摇滚乐是否血统纯正。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像夏日乘凉时呼吸的每一寸空气,像夏夜一跃而入的清冽河水。尽管单纯而莽撞,但这就是他们对一个即将到来的伟大时代之告白,也是作者的示意。
推荐阅读
相关报道
推荐图片
网友推荐
精彩看点
焦点图片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