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方式变化的20年背后,还有什么秘密?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看到这句歌词,有的朋友可能心中已经自动“唱起来”了。如果你熟悉这首老狼的《同桌的你》,那你一定也不陌生听歌方式变化的这20年。
随身听:听的是歌曲,随身的是回忆
小编的听歌生涯是从一部随身听开始,2004年,林俊杰凭借一曲《江南》火遍大江南北。《第二天堂》《美人鱼》《就是我》都是传唱一时的歌曲。
那个时间段,港台歌手们纷纷涌入内地,周杰伦,孙燕姿,SHE等等的歌曲也在随身听中轮换播放着。一盘盘磁带既是“重要家产”,也是跟好友的“友情传递”。
MP3:听歌不是两三天,戴上耳机心就能沉淀
爷爷还在一篇篇撕着日历,大家已经告别随身听开始用上了MP3,MP4,听歌方式不知不觉迈入了“数字时代”,但这时候国内的音乐平台普遍还未“起势”,直接从网页上搜索免费下歌是大家的首选方式。
按键手机:那些年,我们打马而过的青春
后来,大家开始用移动通话工具听歌,诺基亚的这款经典滑盖手机就是当时小编的日常听歌工具。音乐平台开始崛起,大家开始学会在音乐平台上搜索下载歌曲,当然,还是免费的。
智能手机:移动的音乐天地
随着手机进入智能时代,联上WiFi动动手指就能“想听啥听啥”,对比以前资源和存储空间都受限的听歌方式,大众听歌越来越自由,个性。
那些年大家听歌的方式其实不止这些,小编只是列举了几种主流方式,毕竟小编也有过外婆在家中开着传统大音响听《四渡赤水出奇兵》《十送红军》的经历。
简单回首,会发现这些年变化的除了听歌方式,还有歌曲的获取方式,大众的听歌意识。
记得音乐平台的会员制刚出来时,坊间一片骂声,大众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在网上获得免费音源,能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免费歌曲为什么还要去平台花钱,至今有不少用户觉得为版权歌曲付费是“交智商税”。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用户为音乐人付出时间心血的作品买单。
近期在网上引起讨论的,会员到期无法再收听下载歌曲,歌曲缓存离线以后无法再收听等问题,看似是“逼”着大众续费的圈钱方式,实际上是版权时代来临,国内音乐平台效仿国外音乐APP做出的举措而已。
许多人喜欢感慨国内“唱片已死”,而曾经华语歌坛的黄金时代,又何尝不是歌迷买磁带,买专辑,买CD撑起来的天地。
与其吐槽,不如考虑买个会员,仅花一杯奶茶钱,就能为支持华语音乐市场的发展出一份力,让音乐人看到付出有回报,让音乐平台有钱去买更多版权歌曲。
听歌方式发展的这20年,也是盗版歌曲泛滥的混乱时期。如今,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规范,人们版权意识的不断加强,音乐平台也开始通过下载歌曲格式加密的方式,从源头杜绝盗版歌曲流出。毕竟你听盗版我也听盗版,正版无人问津,音乐人和唱片公司颗粒无收,所有的付出都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
回顾听歌方式这20年来的变化,或许我们是时候应该明白:为版权歌曲付费,最终受益的也还是我们。
相关报道
精彩看点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