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书画 >

中国“话”与中国“画”

时间:2016-07-07 16:36:12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编辑:Cicicoco

我有幸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展现中国近代画家艺术与生活风貌的纪录片《百年巨匠》,片中一位位画坛巨匠对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令我钦佩不已,不由得让我思索良多,突发对中国“话”与中国“画”之间的某种联想。

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从属于不同的门类,但是它们却都拥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和基因链条,随着世事的推移,不断延续,从未间断。在宣纸上流淌的画作,可以直接记录时代的绘画技艺和审美意向,为后人留下效仿的谱记和楷模,而声音可以记录下来的历史才不过100多年,语言方面的传承,是依靠先辈口传心授,才延绵至今。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笔触的运用与彰显。在宣纸上作画,无法像油画那样覆盖修改及描摹,毛笔与宣纸短暂接触的一刹那,便形成了无法更改的印记甚至是最终效果。这种一次性到位的功夫,也正像语言艺术,冠以其声就无法更改一样。而中国画笔触的精准,是源于他们从小练就的笔力之功。但凡一个古代的文人,从接受鸿蒙教育时起,就接触毛笔,毛笔将伴随他的一生,所以这种笔力之功,并非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可以练就的,而这些源于书法上的笔力,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绘画之中。

基于这种笔力之功,先人们总结和创造了很多用笔之道,也就是中国画的笔法。而以墨代色形成的黑白、干湿、明暗、浓淡的变化,即形成了中国画墨法。二者之间又有“笔为墨骨,墨为笔充”的协调配合的笔墨之法。在此基础上,为了赋予中国绘画以丰富的内涵、意蕴和情趣,注重画外之趣和形神兼备的审美取向,中国画的构图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以及布白空间的妙用,使画趣充盈,神似胜过形似,这便形成了中国画的章法。在笔法、墨法、章法的相互作用之下,便产生了中国画雄奇多变、独树一帜的画风。

而语言之中的吐字归音,如平仄、贯口、拖腔、咬字、归因、平读、点诵等,就像是绘画中多变的笔法。用声之道又有强弱、冷暖、虚实、高低、动静、气声之分,就好比用以施色的墨法。而对作品结构及意义的把握,实施表达的意蕴和情怀,甚至语言意境的营造,更似中国画当中的章法。笔法,在绘画中既是技艺的展现,亦是表达的手段,如果没有笔法的存在,那么墨色也就失去了灵魂,就像语言当中没有吐字归音而光是声音的话,也就失去了语言的表现力一样。当然,吐字归音一定是配合声音而实现的,就像笔法也要借助墨色才可施展,墨色亦要利用笔法来表现一样,笔墨之间的配合便形成了绘画的语言“笔墨之趣”。

语言当中的笔墨之趣,就在于吐字归音与声音之间的配合,二者之间犹如骨肉的关系。若是伶牙俐齿而声音微弱不实,就像瘦骨嶙峋的枯笔干墨,缺乏晕染和润色,给人以干涩之感。如果是声音饱满而咬字欠佳,就犹如肥硕丰满的一摊死墨,失去了精神和灵韵,像是无骨之肉,愚痴蠢笨无有生气,给人以困顿之味。而语言中的口齿锋利,好似中国画当中的工笔线描及玲珑的蝇头小楷,这种笔力之功虽灵秀俊俏,处处细致精巧,但长篇大卷尽是如此,会显得满目繁复,缺乏重点,面面俱到,反落得面面不到之感。而语言上的声似洪钟,又像是中国画的浓墨重彩和写意泼墨,这种大块墨色豪放的浸染,虽给人以雄浑厚重的磅礴之气,但略显粗放笨拙,缺乏灵韵之嫌。

所以说口齿与用声就好似绘画当中的笔与墨它们的相互配合及彼此支撑、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才会形成“语言”之中的笔墨之道。就如王雪涛的画,泼墨中有工笔,笔触间有写意,语言中也要以用声依托着口齿,咬字的同时承载着音韵,既相互依存又各尽所长,“音声”并茂,这样的语言听上去会觉得舒服。但这也只是完成了语言当中的笔墨之趣而已。古代大画家如范宽与唐寅的画作,无不体现着严谨的画功、考究的笔墨,同时,更渗透着中国画严谨的章法。从构图、取材,山林间的每一棵草木,甚至是每一片粼粼的树叶,都具有着符号式的造型,都具备着极其严苛的模式与尺度。这是古人通过漫长的摸索、提炼、浓缩,最终将事物最精准的形态与脉络,以符号式和程序化的造型及笔触跃然纸上,其意义在于将世间万物的造型规律,归纳总结出供后人有章可循的笔法技艺。

就像我们语言界的各位大师,除了保有与众不同的声音墨色外,还拥有着各具特色的咬字行腔的妙笔之法,在叙事语言的长篇中皴擦点染,以多年形成的语言风范,以及岁月积淀的情怀,绘就章法严谨而又风格迥异的听觉画卷。这亦是从一种个性化的咬字,习惯性的用声而形成的语言笔墨,将文字的意蕴散发至听者的联想神经,使之感受到有形语言之外,文字间无形的“意”与“境”,也是“语言章法”的魅力所在。

从八大的简约,到宾翁的繁复,其实每一代画人无不在笔、墨、章法上寻求着突破和创新,无不在前人所总结、归纳、形成的绘画语言上,竭尽所能的探索,在借鉴古人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使之更符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与时代的色彩。在语言方面应该也是如此,尽管一代代语言大师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部叙事语言方面的杰作,在这些奇美的语言画卷中,我们聆听到了各位大师语言上独特非凡的笔墨章法,亦感受到了语言之外他们所营造出意境深远、细致入微、出神入化,甚至是无法逾越的境界。但作为一个时代的声音者,这些大师的杰作,也只不过是学习“语言绘画”时的一册《芥子园画谱》。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绘画还是语言,都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好恶,经过漫长的探索和积累,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及个性风范。(作者为中央电视台配音演员 孙悦斌)

版权声明|免责条款|法律顾问|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6-2018 www.guohuayul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华娱乐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 京ICP备170708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