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剧播会:当今电视剧行业和IP的4大问题
时间:2017-02-27 18:24:10 来源:北京晨报记者 冯遐 编辑:郭碧慧
国华娱乐网2月27日报道 昨日,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在沪举行,各路业内人士再度齐聚为行业弊病问诊把脉,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提出了拦在电视剧行业前行路上的四条障碍线:一二线演员片酬上涨 250%,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占比升至 75%,平台广告收入与电视剧采购价格严重倒挂;收视数据污染暗流涌动,收视与口碑不匹配,电视剧行业缺乏更科学、更全面的评判体系; IP“药效失灵”,过度浮躁和急功近利造成创新流失, IP转化专业度不足;快餐制作透支电视剧行业信用,从业者急需工匠精神。其中,就“ IP‘药效失灵’、转化的专业度不足”的话题,侯鸿亮、马中骏、郭靖宇、黄澜、袁子弹等业内人士围坐探讨,在他们看来,“ IP本身不是金罐子,也不是灵丹妙药,如何改编、如何制作的转化过程更重要。”
电视剧行业 4大问题
高片酬 假数据 大 IP制作糙
年会现场,王磊卿用“攀登珠峰的四条障碍线”形象地类比了目前电视剧行业的四大问题。
第一 海拔 3000米——缺氧线,高片酬扼住了国剧的喉咙。“ 2016,比房价涨得更离谱的是明星的片酬。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仅在 2016一年时间内,一至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将近 250%,在一些更为倚重流量偶像的 IP大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升至 75%!在高片酬的压力下,国剧制作成本大幅度攀升,电视售价每集 500万,网络售价每集 1000万的价格天花板不断被刷新,销售市场节节高的数字背后,是平台的广告收入与采购价格倒挂,使卫视已经失血乃至卖血!”王磊卿还表示,由于目前各大卫视广告增长已进入瓶颈,同时视频网站力推分成模式,将逐渐减少电视剧的购买力度。因此,未来 1-2年内,不太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空间。
第二 海拔 5400米——临危线,数据污染暗流涌动。“ 2016,各种数据怪相仍然暗流涌动。一些电视剧的收视率与口碑质量不匹配,一些剧的网络播放量超出基本的数字常识,一连串的数据之谜,引发业内邻人疑斧,互相猜疑。打破唯收视论,增加更为科学、更为全面的电视剧评判新维度势在必行。”
第三 海拔 6500米——淘汰线, IP“药效失灵”。“从去年暑假到 2017年第一季度,一些所谓的大 IP项目口碑相继败北,为什么?主要有三大症结:高度雷同、低转化率以及创新缺失。大 IP主要来源于网络小说,高度商业化写作的网络小说本身就有类型化、模式化的先天不足;网络写作软件的出现,又引发了各种撞梗、融梗的后天缺陷,雷同不绝。此外,制作公司选择购买 IP时,集中在仙侠、宫斗、女强等几个门类,人为造成‘交通拥堵’、‘频频撞车’。还有就是 IP孵化团队的转化率低。”
第四 海拔 7500米——高危线,快餐式制作透支国剧信用。“现在的观众人人都是朝阳群众,个个都有火眼金睛。比如,不但知道了什么是抄袭,还知道了什么是似抄非抄的融梗;不但懂得了
‘倒模式表演’,还学会了分析‘抠像式后期’;就连明星是真人还是替身都能分辨出来!观众‘天天向上’的同时,部分制作却是裹足不前的快餐制作:模块式剧本、挂名导演、轧戏主演、‘急就章’后期制作……快餐制作走的是一条缩短项目周期的捷径,但输的是长远口碑,而可能崩坏的是整个中国电视剧行业的信用。”
IP剧 4大问题
重点击 重大小 轻改编 轻制作
在随后的业内论坛上, IP再成探讨关键词,而且就“ IP自身的大热并不意味着就能改编成一部好剧,编剧和制作团队的二度创作至关重要”达成共识。业内金牌制作人侯鸿亮就曾将《琅琊榜》、《欢乐颂》这类的“非著名 IP”改编成了现象级大剧表示,“ IP就像选演员,我们有一个角色,要去找一个合适的演员,我们看到一个所谓的 IP,这个基础是 IP能够改编成电视剧,演员如果用明星当然加分, IP的名气够大也会给改编加分。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公司只看 IP的点击率,而不看是否有改编的基础;就像选演员只看明星大小,不看是否合适。我们都知道, IP的点击率其实是可以刷出来的,排名可能是前列,但不去了解内容就不会知道是否适合改编。我的一个朋友花了一千多万去买一个 IP,同行都知道这个数据是假的。我觉得 IP的编剧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 IP再好也不可能直接去影视化。大家不要买椟还珠,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
《欢乐颂》编剧袁子弹非常认同侯鸿亮的观点,她表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其实不太能感受到 IP和非 IP的差别,只有是否适合改编或是不适合改编的差别。“网文的水平参差不齐,它就是时代的流行文学,并不意味着越大、越热的 IP越适合影视化,有很多都不是电视剧能表达的内容和价值观。《欢乐颂》并不是一个大热 IP,但它的人物内核和社会内涵就很适合改编,我要做的是怎么样在影视的逻辑里面把人物和故事更合理化。”袁子弹还提到了她本人认为的两部最好的 IP改编作品,一部是《甄嬛传》,一部是《琅琊榜》,都是给原著 IP加分的,“《琅琊榜》是主题的拔高;《甄嬛传》的原著小说我也看过,但完全感受不到电视剧里的宏大气场,也没有《红楼梦》的感觉,但看电视剧时就会有。”
近两年,慈文传媒从一家传统的制作公司也多次尝试大 IP的改编、制作,并成功参投了《花千骨》、《老九门》等热门剧目。慈文传媒 CEO马中骏同样指出,不是所有的网文都有 IP改编价值,细想的话真的不多,“相当多的伟大文学作品都不适合影视改编,或是不太好改。大 IP改编出来完全扑街的有很多,这就取决于改编者的能力和心态, IP的转化的确是重要的一环。”
“对 IP,不用太 High,也不用太衰”,这是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给出的观点。他指出了现在的影视圈有一种错误且可怕的心态,就是认为只要抢到一个大 IP就万事足矣,搭配个把小鲜肉,糊弄以粗糙廉价的制作便可横行霸屏,“其实不是 IP的问题,就是一个烂剧的问题,可能跟 IP关系不大。任何一个 IP都需要找到适合转化的基础,认真去做。 IP的扑街主要还是把 IP当成金罐子,而不好好二度去做,这肯定做不出好 I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