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电商俨然把世界读书日过成了囤书节。
当当网两位创始人在事业上分头行事,
京东创始人在微博热搜上狂乱飞舞,
而亚马逊图书业务……宣布退出中国,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夫妇这最近经历了什么我想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但囤书的风潮也是图书电商造起来的,亚马逊作为上线定位“地球上最大的书店”的航母级电商和“世界读书日”都创始于1995年。而1999年上线的当当网当年就发起了“书香节”。也是当当网为国人建立了“上网买书可以打折”的概念和消费习惯。至今其他图书电商延续着当当所建立以及被读者默认下来的价格规则:
1、图书电商必须比线下书店定价低。
2、日常价格是图书定价的6折—9折,平均基本是7.5折。
3、促销期间或核销书目是图书价格的1—6折,通常宣传打折政策时通用能撬动读者购买欲望的是“五折或者三折”。
于是从知识饥渴一代到如今实际上大多数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的年轻人,都愿意用“囤书”的方式来促进自己的阅读量提升。囤书的本质和买大米没有两样。买米是性价比最高最好,但最后做成米饭融入骨血的那些粮食才值得被尊重,囤的书也是一样。
藏书VS囤书
囤这个字我都没想到可以放在书上当作动词使用。
十年前,一个人如果书多,就是“藏书比较多”。如果是个读书人,会以“藏书量大”感到自豪,虽然说这情形跟攒爱马仕也差不多,就是一种爱好走到极致要跨越巅峰的快乐心情。所藏之书大多数都是喜欢的,读了的,起码是翻过的。就像爱马仕再贵再稀有,不拎在手上使用也失去了意义。更早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资料检索困难,除了公共图书馆,读书人都希望自己有个私人书房,一生所阅之书尽藏其中。信手拈来或者随时查阅,那种拥有感和安全感不可替代。
但囤不同,囤书固然是对持续更新知识的渴望,但这里面少了必要的珍惜和郑重感。
能在实体书店一次性搬走五本书的人并不多见,但你在一家图书电商上轻轻松松满200立减100就能直接买下小十本儿。也许你就是为其中一本来的,但那九本都以“正好囤书”之名跟进了你的家门儿。
图书电商购买的便利性以及图书消费习惯的形成其实都是正面的,是经济发展和购买力增强的必然,但由于很多人最终能阅读的量跟囤的书不成比例,囤书终究是一种焦虑消费。
什么是非正常囤书?
正常有意义的囤书,囤5本读其中1-2本,是正常阅读当中的囤,是读书人和爱书人在一定会阅读的前提下趁电商打折甚至有资本补贴的情况下“薅薅羊毛”,无可厚非。我自己的购书习惯也是,除了在实体书店买书之外,都把日常想买的书放进电商购物车里等到打折或者活动时期一网打尽。但我也会受到诱惑为了凑多少返多少,多买一些计划之外的书。通常那些书拿回来也是不会看的。
而非正常情况的囤书就更多接近于此,为了囤而囤。比如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你想到今天有折扣所以要买很多书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你的阅读量是多少。如果还没够得上每月一本,那今天无论电商怎么让你感觉买到等于赚到,你都不必买五本以上的图书了。因为这就是你下半年的最高阅读量。买多了也只是搬回家拍照片发圈儿最后占地方落灰而已。你也只是被促销气氛所感染,做出了一个愚蠢的焦虑消费决策。
说到阅读量,需要重申的是商家都要靠刺激读者形成“高阅读量思维”来完成客单价的提升。网课、电商、知识付费平台概莫能外,所以有很多读书博主和电商平台创始人号称要带大家“一年读52本书”,那或许是他确实能完成的量,因为他志业于此。但绝对不是你需要追随或者勉强自己完成(购买)的量,因为你是个正常人,过了人生的原始阅读积累期(一般人的原始阅读积累在大学毕业时完成)。假如不是专业或者工作与此有关,人生的丰富性决定了你也不需要有要“这么大阅读量才能是人生赢家”的思维。“一年要读52本书”本来就是生造的阅读量要求。
和阅读量不成比例的囤书消费就是非正常囤书。那种下单囤书这一刻仿佛就已经知识上身的感觉,是你为解决焦虑买的单,和知识本身无关。
而阅读量也不等于阅读能量。
阅读量不等于“阅读能量”
我把真正有意义的阅读称为阅读能量。不叫阅读量的原因是阅读更需要有效性。那种持续深入跟随文字进入一个稳定思维状态的能力加上物理时间推移所产生的阅读量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阅读。
这也是我经常说阅读不能简单追求阅读量的原因。
那一个人的阅读能量有多少呢?
一年可以像知识付费平台们和商家倡导的那样读完52本书吗?
来说一下正常人的正常阅读能量吧。
如果只看客观数字的话,成年人阅读量是每分钟300-500字。
但这需要先排除可以速读的书籍。
什么是可以速读的书籍呢?
就是我们小时候在可以租书的地方租来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简言之就是通俗文学里面的流行小说。这部分小说被总结为速读是因为确实容易阅读,而不是说本身质量有什么问题。我自己也是相当偏爱流行小说的。
速读书目一般有几个这样的共同点:
以最基础的大众阅读水平来衡量,语言通俗易懂。词比赋容易流传,曲比经容易流传,小说远比一切文本形式都能跨越时代。而且横跨中西方都没有阅读障碍,因为小说一开始就是写给大众的。
文字需要是当下读者的共通语言。这里面就排除了中国通俗文学至今不可超越之作《红楼梦》。因为曹雪芹当初的确是按照最浅显易懂的行文来写了,但跨越百年之后的我们读起来又是半白半文需要去理解的。文字是有时代、阶级和圈层属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语言习惯仿照《红楼梦》来的《甄嬛传》剧迷们可以看上好几遍不厌倦,那种语言方式如果碰上喜欢的人听进去了不仅舒服,又十分经得起琢磨。语言本身可以制造气场。但是对于初看电视剧的人来说会产生相当程度的“被隔绝感”,也就是不适应,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话。再落实回文字上,就是一种很明确的排斥感,这种排斥感会让人进入阅读困境。
文字需要与当下读者同处共识环境。仍然拿《红楼梦》举例,《红楼梦》作为“假语村言”需要避讳之作,文字中处处暗藏玄机。但所有玄机的解题钥匙就在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手中。而《红楼梦》中被当时人作为共识来直接消化并且在阅读中可以忽略不谈的人文历史、朝代背景、社会状态等对于理解作品并且认知作品高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越处于和读者的“共识环境区”,越容易引起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速度。
集合这三点要求,速读书籍在今天这个时代主要指的是通俗小说、青春文学、励志鸡汤、职场宝典、行业教程或指南(育儿类书籍也算在这里)、人物传记之类的作品。而阅读量500字/分钟主要指的就是这部分图书。就按照这个最快阅读量来计算一次吧。
拿这里面通常人们认为最有意义的人物传记和行业教程来举例。
2019年2月新书米歇尔·奥巴马的《成为》,入选了青梅作家榜二月榜单,也是今年一季度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质量较好的作品。
版权页写着400千字,400千字就是是400x1000字的意思。就是说这本书是40万字。
按照一个喜爱读书的非专业人士每天有1小时阅读时间计算,每天能完成阅读量就是500字/分钟乘以60等于30000字。这是一个计算单位时间内可看字数的满格算法。正常人是需要边阅读边思考的,没有思考的阅读毫无价值可言,也就是我所说的阅读能量不等于阅读量。所以真正的算法应该是去除起始阅读需要的5分钟沉浸时间和去除稍作停留和思考的时间,也算5分钟吧。那么可以计算进来的有效时间就是50分钟。在60分钟满格算法里再减去10分钟,得出的是50分钟大致阅读25000字。四十万字的人物传记需不间断读完也需要16天。去掉偶尔加班或者有其他事情,正常人基本就是一个月读完这一本传记,最快也需要半个月。米歇尔奥巴马这本书绝对是块砖头了,但正常人物传记也基本都是大部头,最少20万字总是有了。
再说行业指南类型的,比如我手上这本读小库的《帮孩子强健心智》,只有10万字。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需要4-5天读完,算是相当快的了。不过但凡有意义的行业指南或者教程类书籍都不是鸡汤,都需要反复阅读圈出重点甚至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再来查证。所以第一次阅读完通常也只是一个开始。
以上这些图书都各具意义,但从一个人要建立的丰富阅读版图来说,这部分图书肯定不能支撑起整个版图。还有更艰深晦涩或者需要反复理解的很多书目不是能够速读的,也根本就不适用计算阅读时间来得出阅读能量。
所以阅读量和囤书量并不是衡量阅读和审美阅读的标准。
阅读本身应该是自由的,是可以随时掩卷再去寻找其他读物互相验证或有所触动就放下书到人群中或者自然中去。读书是使我们建立更新自己和旁观自己的能力,这个行为本质上和阅读量乃至囤书量都不能挂钩,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因为经常被询问书单,每到打折促销的时候就有读者来催更,媒体也找我希望能“在世界读书日推荐10本好书”,微博微信里经常有朋友留言:“请给我推荐几本书看看”……推荐都没问题,但观念先要厘清。所以今天唱唱反调说说这些,我平时也是一个喜欢买买买的朋友圈小买手,天天被人要链接要分享自己也是乐此不疲。只是说到读书就必须郑重,那些我不认同的理念或者风潮还是要拿出来说说。知识焦虑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也希望更多爱书的人能逃脱这种被制造出来的焦虑,还给自己一个平和的阅读心境。少囤书,多读书。
我喜欢听人议论:上一个月我看了哪本书,去年哪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什么书在什么时刻触动了我……这些没有那么多计算的感受才是有关读书应该被真实感应的。而不是去年我读了52本书。
读书就像谈恋爱,疯狂积攒量太简单粗暴,显得很不上道。
另外我也不赞成业余时间都给读书,读书是生活方式之一种。我想象不到一个早上插着耳机听知识付费内容,晚上回来一直读书的年轻人能有多么可爱。一个成年人绝不应该是一个书虫或者书痴,高强度的知识积累可以是阶段性的,但不应该是一种被倡导的生活常态。日常生活里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事。四月是多美好的季节啊,到花中去,到树中去,到喧嚣中去,到宁静中去,到人群中去,到社会中去。也到书中去。
(本文作者为知名媒体人、主持人,前香港电视台节目总监,青梅华语作家榜创办人庄婧)
相关报道
精彩看点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