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孔侑主演的《釜山行》在韩国热映。孔侑是谁?他是电影《熔炉》拍摄的促成者,也是《熔炉》的男主。这部片子一经上映,便轰动全国,实在是因为它的题材太敏感。
影片讲述青年教师姜仁浩去了一所聋哑学校,在发现该学校的校长及男老师性侵了聋哑学生后,与人权组织成员徐有珍一起揭露真相,诉诸法律,与强权斗争,但在官官相护的体制下最终还是败诉了。
《熔炉》由韩国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以被性侵男孩拉着性侵教师卧轨自杀结尾,导演最终就还是选择以悲剧收尾,自始至终,整部片子都弥漫着难以言说的压抑与愤怒。也许,导演的目的不是想赚观众的眼泪,而是想通过整部片子完整地揭露一个丑陋的道理:弱势群体若想与强权抗争,其实是一个以卵击石的笑话。
导演黄东赫很大胆,他把《熔炉》拍得很真实,大部分场景真实到让人毛骨悚然,但如何把真实的故事拍得真实而又不同于纪录片?导演精心安排了一些场景,让它们充满了讽刺意味。让我们来一一回顾片中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场景。
姜仁浩进入学校后,去校长室报到,见到的是校长和行政主任,他们竟然长得一模一样,在谈话时,导演特意在校长的背后,挂上了一副校长自己的画像,嘴角同样是一抹诡异的笑,这样,校长办公室总共就有了三个一模一样的人像,营造了一种紧张诡异的氛围,同时也为最后一位原告女孩的那场机智辨认埋下伏笔。
在被性侵孩子对着镜头陈被述性侵犯的经过时,校长放着轻缓的音乐,似乎很享受这种“兽行”。轻缓的音乐与魔鬼的罪行强行融合后,酝酿出的只有“愤怒”与“变态”。
男主姜仁浩的装扮很颓废,厚重的刘海下是一双“呆滞”的眼睛。他是个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是父亲,女儿患有哮喘,老母亲卖了房子支持他的教师工作,让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去讨好校长;另一方面,他是聋哑孩子们最信任的老师,孩子们只能依靠他去伸张正义,惩罚那些禽兽。该怎们突破这道“矛盾之门”,让男主彻底良心发现,为孩子们主持公道呢?
导演让男主捧着一盆兰花,因为老母亲想让男主借之讨好校长。捧着兰花的姜仁浩拖着沉重的脚步停在了校长办公室门口,前面是两个魔鬼在向他缓缓招手,后面是一个男教师暴打被性侵的男孩,他犹豫了半分钟,最后转身将那盆兰花狠狠砸向那位禽兽男教师,这场正义与罪恶的较量才正式拉开了帷幕。
几场失败的审讯下来,孩子们备受打击。姜仁浩与徐有珍带着孩子们在海边玩耍,夕阳下的海景宁静而温暖,稍微缓和了影片压抑的气氛,貌似预示着正义与希望终究会到来,但观众们最终会发现,导演又在“欲抑先扬”。
法庭上的最终较量又如何了呢?全场肃静,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坐在被告席,如何辨认出那个性侵自己的魔鬼?最后一名原告女孩金妍斗靠着手语的破绽成功指出了校长,场外一片欢呼,孩子们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以为,魔鬼们终于要下地狱了。
结局在开头就说过了,这个故事,注定是让人绝望到底的。但正是这样赤裸裸的披露,才显示出了《熔炉》的力量。
没错,电影里的一切都是虚构的,但观众的心却是实实在在被冲击到了。正如最后一场独白所说:“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不想被改变的到底是什么呢?人性和良知。《熔炉》上映后,引起了社会的震动,直接推动了案件的重申,并促成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熔炉法”),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所在。
相关报道
精彩看点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