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娱乐12月1日报道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14天,截至今日累计票房约3.59亿,与被传的保底10亿票房相距甚远,为何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没能达到预期收入呢?北京城市学院公管学部原平方教授这么说:“之所以说“我不是潘金莲”得不到市场“同情”,是说电影本身不会得到观众认可认同,电影得到的评价会不太高,票房会达不到预期收入。”对于电影《我不是片潘金莲》原平方教授评价如是:“冯小刚虽然以“上访”这样的现实话题做中国黑色幽默类型电影的冲动宣告失败,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或许会在电影的发展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什么是市场
所谓市场,就是观影人群,通俗的来说,就是看电影的人数,也就是票房。在浅层的意义上讲,之所以说“我不是潘金莲”得不到市场“同情”,是说电影本身不会得到观众认可认同,电影得到的评价会不太高,票房会达不到预期收入。
电影是大众工业产品
从观影人群的年龄构成来看,18岁到35岁是贡献票房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占看电影人数的80%左右。而在这个群体中,年龄在18岁到25岁的年轻人又占整个看电影人群的将近一半,电影消费群体的总体年龄特征偏年轻化。
电影是文化产品
从观影人群的教育背景来看,本科学历在电影消费群体中居首位,占比近一半;其次为大专和高中,三者合计占比近90%。
看电影当然需要经济支付能力,有消费需要还得具有相匹配的消费能力、得看得起电影,从观影人群的收入状况来说,看电影的人在经济收入上大多数属于中等收入以上群体。
这样看来,电影市场观众的基本画像应该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背景、收入偏中等以上的年轻观众。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收入偏中等以上并不一定是指个人收入偏中等以上,还指个人背后的家庭经济收入偏中等以上,因为18岁到25岁的年轻人基本还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他们还不同程度上得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援。
因此,就电影的消费能力而言,要么自己有支付能力,比如城市白领、中产精英;要么是家庭有支付能力,比如大专院校在校学生、高中生。
为什么要这么不厌其烦地强调观影人群各方面的构成?原因在于他们是贡献电影票房的活生生的每个人。
就电影主题来说,作为在校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可能听说过“上访”这样的话题,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却几乎不会接触具体的上访群体,当然很难了解上访人的感受或体会,也很难去了解上访的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上访者这样一群人貌似太遥远了。
对于18到25岁的青年人来说,所谓上访的人只是陌生人,是一个陌生的群体。或许,这些年轻人了解范冰冰,然而上访这样一个主题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对于他们太沉重了,也太深,他们也缺乏足够的意愿去了解。
对于30岁到40岁的精英来讲,他们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同时也已形成自己固定的看法与见解,但也正因为如此,以规避生二胎假离婚、弄假成真成真离婚同时被丈夫骂成是“潘金莲”这样一个由头上访,又显得过于轻佻、太浅了!这怎么可能?这与一般新闻报道里的上访明显不符啊!
作为弱势群体的上访者,分明不占理,可竟然能让各级政府头疼;而各级政府就程序而言,也没有大错的表现,最终政府首长还是关心民众疾苦、为人民解决问题!这是现实主义吗?这不是鸡贼的冯小刚消费上访题材讨好政府嘛!
观众是上帝,两种观影群体的不认同其直接的后果就是电影陷进了一个讨不了观众好的尴尬境地!观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票房达不到预期就是迟早的事!
应该说,一向精明警觉的像猎犬一样的冯小刚正是早已闻到了这种危险的气息,才不得不放下身段、背水一战,选择以委屈怨妇潘金莲的口吻公开致信万达老大王健林,控诉万达霸道不排片以便引起口舌之争为“我不是潘金莲”炒作造势,虽然孤注一掷但却别无选择!
两害取其轻,总不能骂看电影的人有眼无珠不识货吧?
那“我不是潘金莲”就电影本身质量来讲究竟怎样呢?那得看和谁比!在一大片类似“爵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轻飘飘的伪文艺片当中,冯小刚的电影毕竟触及了现实生活,而且故事完成得还算不错,更重要的是冯小刚同志在类型上还有突破的欲望和实践!
观众何以不买账
主要的原因在于频率出现比较高的词汇“上访”虽然可以是一个话题,却很难成为一个电影的主题。打个不恰当比喻的话,“鬼”虽然是大家都可以谈论的一个话题,很通俗很普及,但要把鬼拍成一个现实主义的片子、说“鬼”就是这样子,那就很傻很天真了!
反过来说,如果这样的主题做成一个小众艺术电影,说不定反而要受到大家欢迎。可冯导偏又瞄准的是商业市场、想赚钱,所以,小众主题和大众市场形成严重错位,票房的不理想可想而知!
另外一个原因是影片的类型和风格对于观众的既有观影习惯形成了严重挑战!
本来冯小刚雄心勃勃、信心满满想突破一下以往的喜剧套路,上一个档次、变以往直白的语言幽默为事与事之间的幽默,甚至是场景变换对比之间的幽默,但对于习惯了小品语言的大部分观众而言,这无异于对不解风情的男人卖弄风情,不但不会接受,还给人以搔首弄姿的口实!
我们只见过大街上的狗,对于庄重大厅里正开会议时闯入的狗,一向庄重严肃的我们还没有做好笑的心理准备。
然而,黑色幽默的表现就在于叙事逻辑之间的对比,就在于不期而遇、超出常规的场景,美国的民间笑话“绞架下的幽默”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一个被判死刑的犯人就要被执行绞刑,绞刑架旁也围满了大批热情的观众。
烈日炎炎晒死人,可是死刑犯人却迟迟不来,监刑的法官、刽子手和人群望穿秋水似的不耐烦。
终于,法警押着犯人来到了刑场。死刑犯人看着周围人们热切的眼神不仅礼貌颔首示意,还很谦恭地向大家抱歉“对不起大家,我来迟了,耽误大家时间了!”
我们能笑得出来吗?
我们只能斥之为“死到临头还开玩笑,轻浮!”
这是冯小刚想以现实题材打造黑色幽默的努力与观众理解的错位。
第三种错位是导演冯小刚与观众“同理心”的错位。所谓“同理心”就是当我们感到自己和某些人存在依恋关系、命运息息相关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情感。自己的小孩生病了,自然要去关心;同类相残,肯定会感觉不舒服。问题是冯小刚对于上访者的体会与理解却不等同于观众对于上访者的感觉和印象。同样,观众也没时间或无意于去了解躁动冯小刚背后的人文知识分子关怀!
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会成就一部电影;不合适的地点或不合适的时间则会妨害一部电影。或许,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出现的不是时候、不是场合!
概言之,冯小刚虽然以“上访”这样的现实话题做中国黑色幽默类型电影的冲动宣告失败,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或许会在电影的发展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多年以后的重新回看这部电影,观众想必有重新的认识!
只是,冯小刚同志未必能等得到!因为,这样的市场可能还有点远!
(国华娱乐网微信号:guohuay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