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万千壁垒,不及突破柔软的民心”电影《突破口》12.17日震撼上映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邓州市远大广电融媒集团有限公司、秉德行远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张玉中执导的电影《突破口》定档12月17日全国上映。影片改编自1948年解放邓县的真实战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缅怀先烈。
多重含义“突破口”自有玄机
就电影来看,“突破口”首层意为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在一举攻下邓县桑庄寨之后,面对着不止有内外两城,城外护城河蓄水时、河宽七丈左右、水深都超过一丈,并且河底布满铁网等一系列防御工事。如何找到有利的突破口,是战士们的头等大事。
第二层含义,则放眼于整个战事。1947年6月,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横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了中原战场。解放战争也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当时为了巩固和强化大别山根据地,刘邓首长及时决定在河南、湖北边界开辟桐柏根据地。而在这片土地上,地方反动武装强大,尤其是电影中的关键地区——邓县。所以拔掉这颗“邓县”的钉子,对于稳固大别山根据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更深的含义即为,国民党司令丁大牙守城无果后懊丧的一句话道出了真谛,“王世祥枪杀百姓的那一刻,这场仗就有了结局。共产党在我之上,民心才是真正的突破口。”以小见大,解放战争的胜利,除了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信心之外,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汇聚民力、从而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
以现实为基底 团队严谨认真
电影《突破口》剧组拍摄布景方面,尽最大程度真实还原解放邓县时期的风貌。剧组多次去往当地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及一本画册。这本画册什么名头?据当地媒体报道:“时任邓县文化馆馆长陈付德告诉记者,文化馆派从小熟悉邓州城,有美术功底的王国道,为连环画创作组,画出1948年的邓州城。他经常和三位画家一起实地走访,在他自己记忆的基础上,多方求证。力保准确可信。”电影执行制片人王利鸽也曾受采访时讲到,档案馆为电影拍摄给予非常大的帮助,是布景、后期制作等工作的主要依据。
影片在完善剧本的过程中查证了邓州文史,依据历史对历史人物与创作出的人物进行布局与推演。导演阐述:“探究历史,拼接碎片,摒除概念和图解,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塑造和真实可感的故事努力“还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立足”过程中的壮举是本片的主旨。”
以具体故事为内容 各人命运相交错 展现战争群像
电影《突破口》中,演员何云龙所扮演的郭文庚,展现了角色人物的复杂性。他的选择与处境,串起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就像导演所说,“要在真实历史的界面上,进行深度挖掘,以增加人物的厚度。”重故事、重故事情节,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有机的结合,并帮助观众在故事中感受英勇奉献的先辈精神。
革命先辈们并肩作战,不断有人挺上去,扛起浮桥,逼近城下。看似只是为这场战役打下了突破口,实则是换来民心,为民所爱戴。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电影《突破口》的上映,让观众铭记更多的英雄!回顾历史,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