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塌房,电影内容和事实不符,张老师拒绝点评电影

尽管国家已经在全力发展教育,却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尤其是优质教育的分配上,相信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雨露均沾”,唯有将九年义务教育延续下去,尽可能保证大部分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师,是一个崇高且备受尊敬的职业,不仅在于教师的传道授业,还有对教师们心中那份信仰的感恩,没有哪项规定明确要求教师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但教师们却在竭尽全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在大多数教师心中,学生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前程,教师们可以牺牲掉自己的休息时间,也可以没日没夜的连轴工作,一切可以帮助学生的事,这些教师都愿意尝试。

若是想在这些教师中选出一个代表,非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莫属,作为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创建人,她先后获得“时代楷模”、“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如今,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但影片上映后的反响却并不好。

《我本是高山》塌房,电影内容和事实不符,张老师拒绝点评电影

前不久,线下影院上映了一部名为《我本是高山》的电影,该电影主要讲述一个坚毅的女人,和一群刚毕业的教师,带着一百多个农村女孩完成逆天改命的故事,而电影主人物的原形就是张桂梅。

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改变了张桂梅原本的人生轨迹,因为她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所以她只身前往山区支教,后面处于爱的本能,让她决定在山区扎根,希望用实际行动改变那里孩子的命运。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块钱,而被她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学生身上,单是她捐出去的钱算在一起就高达40多万。

所以张桂梅在面对媒体时,才能引以为傲的说出,她的学生没有一个因贫穷而辍学。然而,当张桂梅的事迹被搬进电影却塌房了,尤其是在本人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委婉拒绝了活动主办方想让她点评电影的邀请。

电影中存在2个有争议的点,首先是“张老师拯救酗酒母亲”的桥段,或许只有真正从大山、农村中走出的人才懂,在如此贫瘠的地方,母亲这个角色要负责操持家务、照顾一家老小,还要做农活,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酗酒,而可能存在酗酒情况的往往是父亲。

在广大网友看来,若是非要增加张老师拯救酗酒家长的桥段,难道换成“酗酒的父亲”就拍不下去了吗?第2个争议更大,整部电影一共出现4次“张老师”回忆丈夫的画面。

在网友看来,电影想表达的是支撑张老师走下去的是爱情,并非信仰,这和事实完全不符,要说张老师将华坪女高创办下来是因为爱情格局就小了,以至于华坪女高的学生都看不下去,纷纷为张老师发声。

张老师创办华坪女高的初衷,希望让更多山村中的女孩子走出去,让她们能逆天改命,有机会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在张老师看来,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我本是高山》反响平平,网友们看着都着急

从放出消息决定拍摄《我本是高山》开始,到电影上映后众人积极支持,最后却是反响平平,网友们觉得整部电影根本就没将张桂梅的事迹诠释好,还有很多网友不由得跟着着急。

原因很简单,照抄“作业”都没抄明白,尽管电影各主演努力在刻画人物形象,奈何电影内容存在很大的纰漏,以至于不管演员再怎么努力,始终让电影和事实存在偏差,并没有将张老师的伟大之处展现出来。

其实,从张老师的每一次采访中,都能看到她身上的朴实和执着,还有她身上竭尽全力想许给所有山村学生一个前程的拼劲,不可否认,免费女高想创办下去,就离不开各路媒体的关注,但也要基于实际情况。

要知道山村学生有机会走出来,他们能争取到上大学的机会,不仅仅是出去读书那么简单,对他们的人生来说算得上跨越阶层了,这也是张老师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她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今日话题:你看《我本是高山》了吗?感觉如何?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