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集大剧来袭!于和伟主演!我难掩激动,终于有像样谍战剧了
文案 |元英
编辑 |南枫
还是那句话——
谍战剧,到底还有没有好货了?
本来就是观众最想看的题材,如今却成为了大家最“害怕”看到的。
从《潜伏》与《暗算》开始,谍战这一大类彻底成为了电视剧市场无人能敌的“大哥”,顶级制作班底加上观众缘爆棚的实力派中生代,这局无人能破解。
然而,本以为这两部剧是开端,可万万没想到,巅峰紧随其后的便是进入低谷。
确实,《黎明之前》《悬崖》以及《风筝》也都是佳作,包括现象级大爆的《伪装者》,这些着实见证了谍战剧的高光时期。
可毋庸置疑的是,后面这些作品再受人追捧从“谍战”两个字考虑,都没办法与早期的白月光相媲美。
更别提后面的《叛逆者》《无间》《潜行者》《梅花红桃》等一系列作品了。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就算部部皆扑,大家还是会准时准点守在屏幕前,就算骂,也会一边骂一边追,收视率一路高歌。
如今,又一部谍战剧有消息了——
《破晓时分》或将于12月中旬在厦门开拍,而且将由实力派中生代于和伟,与吴越合作,备案剧情长达36集。
这一看就是大饼,咱们先一步管中窥豹,看看《破晓时分》究竟有哪些精彩之处。
对于谍战题材,观众最头疼的是——
胡编乱造。
逻辑不通、剧情走向离谱,还要给男女主来一段情感大戏,看着真的想翻白眼。
而《破晓时分》,就是将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改编,将革命烈士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
该剧的剧情,以先烈吴石的生平展开。
上世纪40年代末,吴石对军统彻底绝望,弃暗投明成为地下党的一员,尽全力保住档案并全部运给了地下党。
后福州解放,在老蒋的安排下他前往台湾就任了国民政府的“国防部参谋次长”。
其实这时候他明明可以拒绝前往台湾,毕竟那里无人庇护以吴石的身份,只是与虎谋皮。
但,为了获取更多情报,他还是独自前往,并屡次为我党提供关键性情报。
而朱枫,本来也是要回上海的。
她已经完成过不少任务,甚至被抓入狱被战友救出后还坚持前往被封书店,取钱来救济仍在狱中的同事。
她与老公全都侥幸出狱,本可以继续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在得知吴石身边的联络员壮烈牺牲后,她又决定只身前往台湾。
后因革命叛徒蔡孝乾反水,特务谷正文前去调查,以各种方式从吴石妻子嘴里套用信息。
随后吴石与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被捕,1950年6月在马场町刑场全部从容就义。
你没听错,为祖国献身至死不悔。
什么小情小爱,在国家大义上全部都靠边站,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肺腑的谍战大剧,与其说是谍战,更不如说是历史年代剧。
还有什么比“真实事件改编”这几个字更让人泪目的呢?
其实在看故事框架时, 我所幻想的演员面孔,真的是于和伟与吴越两位演员。
吴石将军少年得志,25岁就已经是福建省的参谋处处长,先后就读于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成绩全都是第一。
对于吴石将军来说,无论怎么选择其实都能过好自己的一生。
他德才兼备、有勇有谋,明明已经坐上了组织内一把手的交椅,却因不满独裁弃暗投明。
而于和伟的身上,正有这种傲骨。
在我看来,这个人物甚至能看做高配版《悬崖之上》里的周乙与《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结合体。
从表层身份来看,他绝对配有坐镇一方的气势,拥有化险为夷的能力。
而从地下党身份来看,正义凛然、不畏生死,于和伟简直手拿把掐。
再品吴越来饰演朱枫。
朱枫又名朱谌之,出身富裕家庭从小经过良好的教育,后在丈夫的影响下,投身于革命事业。
而吴越,她所演出来的精明干练与朱枫的生长环境不谋而合。
关键的是,朱枫这人物与其他谍战剧女主不同,不是镶金边,而是与吴石将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主角”戏。
40岁的朱枫经历过敌人的严刑拷打,后出狱依旧心系同伴,与丈夫长达三年没有联系,后来也只能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念。
她的爱人朱晓光曾在书信中表示“我们的后半生该有快乐”,组织了解了她的情况,决定将她调回上海。
就在即将团聚之时,我们攻打金门与舟山群岛时接连失利,全都有情报的原因,而慎重考虑下,还是决定派她前往台湾。
也正是从这开始,吴越将有众多与于和伟的对手戏,唯有这两位演技相当的中生代“高手过招”,才能为观众展现一出视觉盛宴。
除此之外,配角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既然是视帝视后的饼,那么配角必定也是实力派齐聚,再加上大部分都是有原型人物的,只有真正演出角色的精髓,才能让这部剧生动鲜活。
结语
盼了这么多年的谍战剧,《破晓时分》的出现真的让我看到了希望。
其实从人物设定和剧情梗概,就能充分体会到这部剧与市面上普通的谍战剧,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当下这部剧的具体班底还在处于保密阶段,但,能请得动白玉兰视帝视后合作,各方面的配置必定到位。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
这是吴石在临刑前所吟的诗作。
我想,如果可能,他或许将是谍战剧市场中最能震撼人心的男主角。
而于和伟,在刻画了陈独秀这样的伟人后,又会带给观众怎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END-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